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街中海财富中心A栋305室
电话:010-88597999
邮箱:zlxdhb@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聚焦历史名村 井陉矿区贾庄的800年前世今生

 位于井陉矿区西北部,矿区最大的行政村,目前有5000多人,1300多户,距离石家庄约有45公里左右。

历史800多年村庄曾为商贾重地

贾(gǔ)庄,位于井陉矿区西北部,矿区最大的行政村,目前有5000多人,1300多户,距离石家庄约有45公里左右。

贾,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据贾庄村志记载,贾庄之名由来便于此有关。贾庄村志记载,贾庄为南北古驿道咽喉之地,向西经小作镇、桃林坪一线至山西盂县;向北经赵东岭至平山孟耳庄;向东过石门经库隆峰至井陉、获鹿、平山三县交汇处。商贩多喜于此为市。年久日深,逐渐形成以买卖为主的两片村落,当时称为“东贾”和“西贾”,明万历九年两村合为“贾庄”。

在北宋末期便有了贾庄,且已是商贾重地,距今已有800多年。村中的老人回忆,据父辈向其讲述,清咸丰年间贾庄老街的商业字号近30家,如“广益号”、“合成号”、“致中堂”等,在周边村庄都是赫赫有名的店铺,到清末明初,工商业字号达到了60多家。一些个体商号、作坊、小摊贩联合起来选派代表,推选出会首,曾成立了贾庄会馆,由会首主持,会馆的聚会及大的集体行动,联合各行各业相互帮衬救助,避免欺行霸市等。会馆成立规章完善,形成了五日一集(既阴历逢一、六为集日),贾庄集市也是规模越来越大,影响颇远。

走在贾庄的西沟街、花街等街道,旧时的板搭门店铺还存有几家,虽大门紧锁、破烂不堪,但窗棂雕花、门面宽大,当时的遗风犹存。临街设店,店门宽敞,白天摘板营业,夜晚上门打烊,营业期间客似云来,村中几位老人谈起贾庄的繁荣商业津津乐道。

据贾庄党支部副书记崔毛文介绍,如今贾庄的商业依然繁荣,乃山口重镇,小小村庄里各种店面上百家,每当贾庄赶集之日,临近村庄的群众都纷纷来此,十分繁华。

建筑毕家台民居沉淀数百年明清遗风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毕家台民居便沉淀下了贾庄深邃的历史。贾庄四面环山,素称“九龙探海”,“龙”指的是环村雄踞的九大土岭。据称,这些土岭都颇有讲究,轶闻传说甚多。

贾庄的民居大多便依土岭而建,毕家台也不例外。如果说北京四合院表现出一种官宦气质,山西王家大院是官商住宅文化的代表,那么贾庄毕家台则有些民官小资的韵味。

据毕家年长者回忆,明嘉靖年间,贾庄毕氏始祖毕扶由井陉七狮窑迁居贾庄村西高埠处建造房屋———毕家台。“毕家台”系遂平县知县毕经之别墅,也称谦山公别墅。

史料记载,遂平知县毕经,为官清正,博学多才,对易经风水颇精。据村民称,毕家台位于村中心九龙脉系之首卧龙岭腹下,为保证祖俗延续,别墅的街道和房屋按本族姓氏“畢”字型设计,古城堡式建筑。

别墅始建于1469年,占地23568平方米。标致建筑共六幢大院,20个小院。有三进四合院,套院,跨院,过厅院。三百年岁月悠悠,几代风雨飘零,如今毕家台完整院落仅剩数处。

走进毕家台,房檐上的枯草和脱落的墙壁看起来有些荒凉,但远观近睹所剩的几处院落,那宽敞的门道、花朵形的砖雕和各式窗花却也能体味出谦山公别墅当年的风姿。

毕家二十四代子孙毕玉芳至今还住在毕家台,今年51岁的她颇有些自豪地称,自家的房子已近300年历史。毕玉芳介绍说,以前盖房子并不用砖、用水泥,而是用土坯,约摸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土坯。“十分坚固!”这是毕玉芳给自己房子惟一的评价。

崔毛文称,曾有建筑学家考察过毕家台民居后称赞,毕家台充分显示出了明代北方山区民居宅院古仆素雅和庄重肃穆。

文化延续

书法繁荣渗透到村庄千家万户

行走在贾庄的古街,目光所及这些老宅院,记者发现这些大门门楣上面都书写着三个大字,如“梅竹松”、“贤德馨”、“泰和清”等,也有写着两个大字的门楣。贾庄村委会办公室主任苏金喜称,这些代表了宅院主人一种美好的心愿,图个吉利。

内容代表一种吉利,但这些字体或楷书或行书或草书,风格各异,透露出这座村庄深厚的文化底蕴。苏金喜说,贾庄书法气息却是渗透到家家户户,舞文弄墨的才子数不胜数。“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村中的木刻牌匾。”爱好书法的苏金喜笑着说,牌匾上那令人称赞的书法便是很好的印证。

据介绍,贾庄现存的木刻牌匾有十多块,乃贾庄的一大特色,这些牌匾有的仍悬挂于门楣,有的则安放于他处妥善保管。

在村中一户人家门前,记者发现了一块上书“桃熟瑶池”的通黑色牌匾,匾上右题小字为“恭祝大耋范张母刘太君八旬荣庆”,左落小字为:“口眷亲友仝拜寿赠,民国十六年三月毂旦。”无论大字、小字,笔势雄健洒脱,雄浑有力,颇有几分大家风范。苏金喜称,究其牌匾中“桃熟瑶池”四字本意为女子去世称之。“可以推算出张母刘太君生于1847年,也就是清道光27年,享年80岁。”

牌匾如今的女主人称,曾有外人多次出高价欲买走此匾,家人都未同意,主要是为了留下一段家族旧时的记忆。

除此之外,贾庄一些庙宇、阁楼之上也频现当地文人的佳作。旧时的贾庄,南有文昌阁、西有天齐阁、北有白观音暖阁,当地百姓习惯上分别称为“北阁、西阁、北阁”。据介绍,三阁相距约一里,形成三角形状,贾庄村向外走的主要道路皆穿阁而过。目前,北阁、西阁还“健在”。

其中,西阁石柱上镌有当地名人苏立功的一副墨迹,字迹隽秀,端庄恬静。而西阁通道正上方刻有的“西山爽气”四个大字,则刻入石匾约有一寸深,书法境界给人雄浑稳健,妙然天成之感。据了解,这也是当地一名文人所书。近两百多年来,一直备受远近书法爱好者推崇。

苏金喜称,正因为村中书法气息浓厚,自古以来贾庄人才不乏。虽未有声名显赫的大官,但近代生员、监生、贡生、武举等也达40多人。“中国诗坛颇有名气的毕奂午便是贾庄人。”

情怀一树一寺占据村民心中极高地位

《易俗化淳碑》记载贾庄有800多年历史,但村中多位老人认为,贾庄的历史应该上千年以上。崔毛文称,老人们赖以自信的依据便是村中一株千年唐槐。

槐树似乎与古村总有不解之缘,在贾庄亦不例外。这株槐树位于村南,高有13米,树干胸围5米多,树冠面积113平方米。崔毛文说,河北省文物专家来此鉴定后证实此树为唐槐,至少已有上千年的树龄。

记者看到,这株唐槐一副饱经风霜之态,根系尤其发达,盘根错节,主干约1.5米处一侧干与四辐干相连,造型奇特古朴。不过,此唐槐一到夏天依然郁郁葱葱,伴随贾庄数代人岁岁年年。村民称,贾庄人每一个人的童年里都有一段关于古树的记忆。可见,此树在村民心中地位颇高。

崔毛文称,1998年4月11日贾庄曾出土石斧,1989年11月20日该村麻郎垴还出土过殷商陶片,村民认为,在六七年前便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意,也让村民们对贾庄的历史更添了几分惊喜。

除千年唐槐在贾村人心中地位颇高外,村中的朝阳寺也占据了贾村人心中一席。贾庄村志介绍,朝阳寺原为朝阳庵,始建于明万历36年,竣工于明万历42年,距今400多年历史。目前,朝阳寺为市级文保单位。

崔毛文介绍,寺中多为神话传说与雕塑,内容主要为教育后人避恶从善。每年,朝阳寺都会有盛大的庙会,四邻八村的村民便会纷纷到此朝拜,数千人来来往往,热闹异常。今年,贾庄准备为朝阳寺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希望将这座古老建筑更好的保存下来。

未来昔日商贾小村欲变身工业重地

贾庄给人最大的感觉便是古今重叠,目光还未饱览完明清的建筑,一栋栋整齐的楼房便“闯”进眼帘。崔毛文说,这是该村正在兴建的一座新小区,目前已经完工了7栋楼,7000余平米的商铺正在销售招租中。“单元房、暖气、煤气、24小时热水供应,不少村民都会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其实,贾庄的村民早就享受到了村里人的待遇。”据崔毛文介绍,贾庄一半左右的村民不是住进了单元楼就是住进了自己盖的二层小楼,不少村民家都是集中供暖。

贾庄的街道上,道路平整干净。今年,村里还会继续硬化四条小街道,力求尽快将村庄实现街道100%硬化。 据了解,贾庄村2011年上缴税金2000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村集体几家工业企业。崔毛文说,今后,村子准备以周边洗煤业为依托,成立煤炭运销公司,年可实现营业额2500万元。此外,利用原有框窑框架、场地以及自由石灰石资源,建设年产30万吨环保、节能、蓄热石灰窑2座,年可实现产值9000万元。计划"十二五"末社会总产值6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4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贾庄正由以前的商贾重镇转变为工业重地。”崔毛文说,贾庄发展工业但不会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他们已准备筹集资金准备修缮村内多处古迹,毕家台等古迹则正在申报文保单位。“一些民俗活动也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